為深入實施“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”,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,清城區橫荷街道積極探索返還地高效開發利用新途徑,有效促進轄區返還地盤活利用,讓“寸土”變“寸金”。
橫荷街道打古經濟聯合社以“返還地”開發為突破口,通過創新合作模式、強化政策保障、引入市場力量,開發運營東方華府休閑綜合體項目,成功將9.7畝閑置集體用地轉化為“造血型”資產,成為撬動村集體經濟增收的強力杠桿,為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。
打古社區摒棄傳統“一租了之”的粗放土地租賃模式,探索“村集體+企業”深度合作的共贏之路,以6417.17平方米商業用地作價入股,與清遠市智贏置業有限公司成立合資企業,約定“保底租金+利潤分紅”模式,同時占項目一棟約3000平方米物業產權,通過“資產變股權、村民變股東”,將村集體收益與項目運營深度綁定,既盤活了土地資源,又為村集體收入提供了可持續保障。未來三年,預計僅物業出租即可為村集體每年增收超50萬元。
為確保村民支持和理解,社區依托“四議兩公開”民主決策程序,將入股方案、分紅比例等關鍵條款向村民充分說明,將村民疑慮轉化為發展共識。“過去村民擔心‘地給了企業,收益沒著落’,我們開了多次會議,一條條向村民講清楚。”打古經濟聯合社負責人介紹道。
通過土地作價入股,這塊曾經的“沉睡資產”被注入新的生命力,其效益不僅體現在租金與分紅上,更直接帶動了村民就業增收。相關負責人介紹表示,項目在建設階段已吸納本地勞動力200余人參與建筑、運輸等工作;進入運營期后,計劃招聘酒店服務、物業管理等人員300人,其中80%的崗位將優先面向本地群眾,有效拓寬了村民增收渠道。“在工地干活每天能掙200元,比外出打工強。”參與建設的村民向叔感慨道。
據悉,項目地塊東鄰規劃路、南接花海灣小區、西靠富強路、北倚瑞隆物流園,兼具居住區生活配套與物流產業服務功能。規劃中的“東方華府”摒棄傳統開發思維,立足區位優勢與鄉村特色,打造多功能復合空間,以“花園式酒店”為核心業態,配套休閑湯泉、電玩競技、特色餐飲等功能,旨在填補區域高端商業服務空白。
此外,項目還計劃通過“電商服務+品牌孵化”模式,搭建線上平臺推廣本地農產品和手工藝品,并定期舉辦文化市集、民俗展演等活動,推動“商旅文”深度融合,激發鄉村消費活力,為片區發展注入持久動能。